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

大悲咒全文:道鉴:若有若无

当前位置 :佛教经文 > 大悲咒 > 大悲咒全文 >

大悲咒全文:道鉴:若有若无

* 来源 : 赵城藏佛经网 * 作者 : 悦智 * 发表时间 : 2020-05-01 22:50
导读:  释道鉴,姓冯氏,吴郡(今苏州市)人。不知从什么地方来,寓居于济南(今济南市)灵岩山寺,踪迹神异,往来不测。  元和年间,有一位姓冯的书生,也是吴郡人,以明经调选未得

  释道鉴,姓冯氏,吴郡(今苏州市)人。不知从什么地方来,寓居于济南(今济南市)灵岩山寺,踪迹神异,往来不测。

  元和年间,有一位姓冯的书生,也是吴郡人,以明经调选未得官,侨居长安。一天,有一位老和尚登门拜访,对冯生说:“我跟你同姓。”冯生问明,原来就是道鉴和尚,于是二人经常相互往来。

  不到一年,冯生奉命往东越任县尉,正在准备行装,道鉴前来向他告辞。

  “师父要离京吗?打算上哪里去呢?”冯生问。

  “我寓居在济南灵岩寺的西庑下,游历长安,至今整整十年了。有幸和你交往,现在要回灵岩寺,所以来向你道别。不过,你前往东越任县尉,正好经过济南,希望能到灵岩寺找我。”

  “一定去,一定去。”冯生满口答应。

  过了几天,冯生出关东行,前往任所。路过济南时,骑马过灵岩寺,在门前望着灵岩寺的横匾,说:“这不就是道鉴大师寓轩的地方吗?”于是下马入寺访问。

  冯生见一位和尚正在庭院中,迎上前去问道:“请问大师,道鉴大师的庐舍在什么地方?”

  “这寺里没有名叫道鉴的。”和尚回答说。

  冯生又惊又疑,心里忖道:“道鉴大师性格纯直,怎么会欺骗我呢?”于是他独自游览寺庙,走到西庑下,忽然看见墙壁上画着一位和尚,与道鉴的面貌毫无二致。

  “道鉴大师果真是异人吗?”冯生心里惊诧不已。“他居然能屈尊降神,与我交往!”

  冯生稍定一定神,只见墙上道鉴画像旁题道:“冯氏之子,吴郡人。十岁时学佛法,以道行闻名天下,卒年七十八。”

  冯生这才明白,道鉴大师所说的“我跟你同姓”,并非虚言。

  关于道鉴大师的来历还有一说。据说在苏州城西二十多里,有座灵岩山寺,寺中西北庑下画有一位梵僧图像,那就是道鉴大师。

  传说在梁朝天监十五年,有一位打扮为游方居士的人,经过山寺,借宿过夜。当夜,他向管厨的和尚借来笔砚,寺中和尚们对此都不留意。

  第二天一早,寺中和尚到处寻找,怎么也没有找到那位游方居士。却见殿角画着一位梵僧,面骨权奇,肤色皴黑,眉毛长而下垂,眼眸明亮如电,下巴青白,高鼻梁,大嘴巴,张唇露齿,擎着拳头倚靠在右肩上,身长一丈五寸,衣着粗布袈裟,手臂上套着一串大珠,光着脚丫。

  和尚们一见,又惊又怕,不知这幅画像从何而来。远近百姓对此十分敬奉,有的焚香礼叹,有的请福禳灾。乡人们称为这位梵僧为灵岩和尚,或灵岩圣僧。

  和尚曾经现形,对一位老婆婆说:“贫道好食茭棕。”

  老婆婆信为圣旨,第二天,赶忙做了一篮子茭棕,送到殿中供养。

  从此以后,每年三月三日,百姓们竞相供奉。以菰蒋叶角包黍米,吴人称为茭粽。

  唐朝先天二年,陆鲁公的儿子病重,医生们都束手无策。陆鲁公非常忧虑。

  这天,陆鲁公在府门外遇见一位和尚,牵着毛驴走过。他灵机一动,迎请和尚入府,为儿子治病。和尚要了一杯水,含一口,喷一口在病人身上,病人即刻病愈。

  陆鲁公高兴得不得了,送了很多礼物给和尚。谁知和尚连看也不看,一概回绝了。

  陆鲁公心想,日后有机会再报答也不迟,就问和尚:“不知大师居处何寺?”

  “贫道住苏州吴县西灵岩寺。”和尚答道。“将来令郎任职江表时,望入寺相寻。”说完扭头就走了。

  不久,陆公子调补尚书祠部郎,接着又改官桂州廉使。他心里记念着当年救命的和尚,特地绕道过苏州,到灵岩寺拜访。

  进了灵岩寺,陆公子对寺中和尚描绘那位和尚的形貌,寺中的和尚们都说:“此寺没有这样的和尚。”

  陆公子恋恋不舍,成天在寺中徘徊。忽然,他看见殿中圣者的画像,惊奇地说:“当年治好我的病的,不就是这位和尚吗?”

  寺中和尚介绍了这幅画像的由来,都感这位圣僧简直变化莫测。陆公子施舍数万银钱,以备寺中香火之资,逗留十多天,才依依不舍地离去。

  曾有梵僧来苏州,到灵岩寺礼拜圣僧面像,说:“智积菩萨为什么在这里呢?”说完嗟叹不已,从此自号“智积应身”。

 


版权保护: 本文由 悦智 原创,转载请保留链接: https://www.zhaochengzang.com/dbz/dbzquanwen/8720.html

相关内容